用电量持续回升,折射经济稳步向好
继8月份消费、投资以及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集体大幅好转后,作为观测经济“冷暖”重要指标的用电量也出现连续4个月回升的良好态势。国家能源局9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,8月份,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10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7%,实现年内首次两位数的增长,创下了25个月的新高。1月至8月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500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8%。
对此,业内专家表示,用电量数据回升印证了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。但在新政府稳中求进的政策思路下,这种复苏将是平稳缓慢的,改革的推进将带来新的契机。
用电量、铁路货运量、新增银行贷款,组成著名的“克强指数”,也被众多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作为研判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。但回顾今年1月至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数据不难发现,增幅一直呈现“低迷不振”的态势。即使自5月份开始逐渐反弹,在6月、7月分别达到6.3%、8.8%,但仍未突破两位数的大关。
尤其是作为工业经济繁荣度“风向标”的工业用电量,由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,也一直表现“欠佳”。统计显示,5月、6月、7月同比增速分别是4.67%、5.69%和8.1%,均在两位数以下。而8月份,此数据一下跃至12.0%,大幅回升态势不言自明。这从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的解读中也得以印证:“8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13.7%,虽然与季节性有关系,但比重不是很大,主要还是工业回暖拉动了整体社会的用电量。8月份工业用电量350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2%,实现了年内最大涨幅。”
而这些数据的好转无疑同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的举措和政策密切相关。近几个月来,中央连续释放清晰、有力的政策,包括减轻小微企业税负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加快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,给企业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,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。
这从近期公布的8月份主要工业经济数据的良好表现中也可窥见一斑。首先是作为月度核心指标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明显反弹0.8个百分点,达到9.7%,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则重新回归至两位数区间,10.4%的增速亦创下2012年4月以来的新高。其次,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,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连续第二个月明显反弹,达到51.0%,创下年内新高。此外,8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升,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,工业经济好转迹象进一步明确。
除了工业回暖的拉动作用,今年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,也是导致用电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。“从7月起,全国多地遭遇连续高温天气,导致居民生活用电快速、大幅增长。”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解释说。
今年夏天,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南方多地经历了40度以上的高温。根据此前公布的8月份各省用电量数据来看,江苏、湖北、河南同比增速都在20%左右,安徽甚至达到30%以上。这也增加了空调用电需求,助推了居民用电数据的攀升。数据显示,8月份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5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1.4%,比上月高9.1个百分点。
但我们也需注意,我国的能源结构仍有改进空间。数据显示,8月份,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3.1%,轻工业用电量增长6.8%,重工业的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这也说明用电量与重工业关系更为密切,而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,也构成了妨碍工业经济继续前行的阻力。
资料显示,我国去年水泥生产能力已接近30亿吨,但实际市场需求仅为22亿吨左右,水泥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5%。而水泥日均产量为716万吨,同比增速为8.7%。产能过剩现象尤为突出。另外,光伏、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近期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。
关于下一阶段用电量和宏观经济的走势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表示,随着气温的降低,9月份当月用电量增速会有所回落,但这个回落是正常的,因为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思路下,经济的回升将是平稳缓慢的。
国泰君安研究报告也表示,政府改革决心加大,9月初数据略缓尚不改变趋势,三季度经济增长的确定性上升。但货币略松融资不足,使得经济反弹虽能持续,但力度不会太大。中期来看,调结构仍是重点,2014年经济回落趋势延续,改革推进仍将带来结构性和区域性机会。